(嘉宾合影)
本报讯 8月21日至8月27日,“厚土蜕变——于来油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本次画展由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办,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威海市政协书画联谊会承办,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烟台市油画学会、威海市美术馆(威海画院)协办。展览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山东美术馆原馆长、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陈国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山东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王廷琦,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端廷先后致辞;艺术家于来致答谢辞;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专职画家姚永主持仪式;陈国力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后,徐涟、陈国力、姚永、丁一林、王端廷、赵培智、王琨、张曙光、陈明、宛少军、李贵男、王永国、于来等参加了“厚土蜕变——于来个人油画展”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众家谈
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从于来的求学道路和艺术观念中可以看到,他的视野和眼光是全球化时代下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视野,也因此,他有意识地回归到中华文明,以中国画家的身份意识去寻找自己的创作题材。于来对黄土地充满创作激情,富有深厚的情感,这些情愫组成了于来的艺术灵感和内心强烈的表达冲动,是于来作为一位艺术家最珍贵的特质。在于来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以自己的方式融汇中国乡土风景人物与西方油画技法的探索与努力。他对色彩的提炼既有民间的影响,也有主观心理的因素,形成了自己可辨识的艺术面貌。在我看来,于来不断深入到黄土高原,寻找到能够带给他灵感与情感的艺术冲动,这对于来而言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同时,能够始终葆有对生活、对艺术的激情,也是身为艺术家的首要特质。
张曙光(中央民族大学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来的画让我非常感动,画得非常好,很多画我还拍了很多的照片,我觉得非常有感觉。于来在创作中去探索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形象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尝试非常好。他有很多画是在刻意地消解脸,做了很多的笔触,有些画可能用立体主义的方式来模糊掉形象和脸本身,同时又建构起属于黄土高原的形象,这是艺术家在画面上探讨的东西,这是非常可贵的。
丁一林(中央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来经过多年的创作摸索,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如何在画里有效吸收融入中国年画、剪纸等元素的思路。于来在这条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也没有失去油画这个工具的特色,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画头也好、画身体也好,都是符号化的,可以把这种要素摘出来重新组合,进行一个个人的理解的油画创作,这个就是融会贯通,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于来 午后大树下乘凉的人 油画120cm×150cm 2019年)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于来的“乡土表现主义”既有自己的个人追求,同时也符合时代潮流。他的艺术已经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了,未来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语言上的不断探索,更重要的是艺术精神上的表达、内涵上的表达。民间艺术固然是一种营养,但民间艺术缺乏深刻性,我们要进入一个深刻的人文内涵表达的时候,民间艺术只是一种符号和语言,它不能让我们走到更深刻的人性的底层,所以我觉得对于来来讲,这是未来进一步的艺术探索所要考虑的方向之一。
王琨(《中国油画》杂志主编):陕北鲜明的地域特色会让人特别容易陷入风土人情或者外表的东西。然而,我觉得于来并没有拘泥于视觉的表现,他一直在寻找内心的黄土高原,始终在寻找着内心精神上的东西。他的画面色彩好看,他也提炼了一些陕北的元素,这点非常不容易。十几年的探索一直在往前走,我相信凭于来现在的“轴劲”,他的画还能越来越好。
赵培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我能感觉到于来在创作上的尝试,包括在作品中能看到一些大师的影子,是特别好的尝试。我能感受到于来对黄土高原的关注和热爱,他的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剪纸艺术,这时候造型就显得特别关键,完全考验艺术家在造型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突破,而对线的把握上可以参考保罗·克利的作品。于来的尝试很好,但最终还是要进一步摸索,总结一些属于自己的风格样式。
(于来 信天游 油画 80cm×100cm 2021年)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我觉得于来的这些画从形态上讲是一个鲜明的现代主义风格,他在语言上是吸收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的元素,在造型上有剪纸,也有石雕,他的画造型很质朴,甚至还有一些符号化的形态。从色彩上讲,总体感觉是非常淳厚的,色彩也比较多变强烈。在画面中还能感受到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生命感,以及比较倔强的感觉。
宛少军(中国国家画院油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讲两点感受:第一,于来的学术视野很开阔,他把中外很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包括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等,给人感觉风格面貌是非常鲜明的。第二,在精神意象上,黄土高原给我们一贯的感受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而于来展现的则是一种喜剧性的情感抒发。有一种温暖、愉悦、平和、欢快的东西在里面,这跟过去很多艺术作品的情感倾向上拉开了距离。
王永国(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于来生活在海边,喜欢表现大海,他2013年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就是画了一位渔民,那种造型和感受恰恰是原来生活的缩影,后来他开始画黄土高原,一个海边生活的人表现黄土,可能还有一些生活上的冲突,这种生活的冲突往往会给他带来另外一种图式上的变化。他每次表现黄土高原所带来的作品,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惊喜。期待于来未来的路会走得更远,会有更好更深刻的作品呈现给我们。
(于来 背起婆姨过黄河 油画 50cm×50cm 2023年)
陈国力(山东美术馆原馆长、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于来的优点在于虽然他学了很多的东西,有国际大师的,也有国内画家的东西。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一切都是发自于本真的、内心深处的,是对文化或是对艺术的一种理解、一种宣泄。今天专家们提了这么多的、非常切合他当前创作状态和将来发展需要的一些意见,我觉得将来他通过这个展览、这个研讨会,对自己也是一个回顾,他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姚永(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专职画家):于来的这批作品和当下画坛流行的样式不同,他的作品新鲜、生猛、有想法、有角度、有内涵、有情、有趣,令人回味。于来的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感和情趣,这些东西在现在的绘画作品中很少见了。他的这批作品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的画集人物、民俗、动物、植物于一体,融过去、现在于一时,像故事更像传说,这与他常年游走于西北黄土高原有关,那里的地貌、风土人情对他来说已烂熟于心。
艺术家简介
于来,1972年6月生于山东乳山。1992年—1996年就读于伟德bv1946官网美术系油画专业。2005年—2006年在中央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徐悲鸿画室研修油画专业。2006年—2007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究生班。2010年10月调入山东省威海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威海美术馆(威海画院)专职画家、威海美术馆创作部主任。
(本文章转自中国美术报)